雷系主C的核心玩法围绕元素反应展开,其与火、水、冰元素的交互可触发超载、感电、超导三种反应机制。雷系角色通过高频挂雷的特性,能有效利用这些反应提升输出效率或优化队伍功能性。理解反应机制与配队逻辑是发挥雷系主C潜力的关键。
雷元素与火元素触发的超载反应会造成范围火伤并击飞敌人,适合应对群体目标。该反应的优势在于打断能力强,但需注意爆炸可能将小型敌人炸散,影响输出节奏。雷系主C搭配火系副C(如香菱)或辅助(如班尼特)时,可通过夏沃蕾等角色强化超载伤害,并利用减抗效果提升队伍整体输出。超载队的核心在于保证火雷元素覆盖率的平衡。
感电反应由雷水元素触发,能造成持续雷伤并传导至周围敌人。该反应对群效果显著,尤其适合具备多段攻击的雷系主C(如刻晴、克洛琳德)。配队时通常绑定行秋、夜兰等水系脱手角色,通过高频水雷共存实现伤害叠加。需注意感电的剧变伤害仅与角色等级和元素精通相关,因此堆叠精通可提升反应收益,但需权衡与直伤属性的平衡。
雷冰组合触发的超导反应会降低敌人物理抗性,是物理流雷泽的核心机制。该反应虽造成冰伤,但核心价值在于40%的物理减防效果,持续8秒的特性使其能与雷泽的6秒技能CD形成完美循环。配队需绑定冰系角色(如罗莎莉亚、七七),通过双冰共鸣进一步提升暴击率。超导队的局限性在于仅强化物理输出,对依赖雷伤的阵容提升有限。
雷系主C的进阶玩法涉及风岩元素的间接配合。风系扩散可扩大雷元素附着范围,岩系结晶盾则提供生存保障。希诺宁等新角色通过减冷却、充能优化等手段,能缓解赛诺等长轴角色的循环问题。雷系阵容构建需根据主C特性选择反应方向:短轴爆发型适合超载或激化,持续输出型倾向感电或超导,物理特化型则必须绑定超导。